中國地產華表獎是由中國日報網及房產家居頻道主辦的房地產行業評選活動,自2013年起每年舉辦一屆,截至2024年已在北京連續舉辦十一屆,累計吸引超500家企業及行業領袖參與。為貫徹落實國家科技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表彰在建筑工程領域推動技術革新、提升工程質量、踐行社會責任的杰出人才,特設立“2024建設工程科技創新人物獎”,旨在以榜樣力量激發全行業創新活力,凝聚建筑工程領域技術攻關與品質升級的合力,通過表彰在智能建造、綠色建筑、城市更新等關鍵領域取得突破性成果的領軍人才,搭建行業經驗交流與資源對接平臺,推動建筑工程行業向數字化、低碳化、精細化轉型,為實現住房城鄉建設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支撐與實踐范例。
一、評選范圍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建筑工程領域工作滿10年,且在以下領域具有突出貢獻的個人:
1. 工程設計、施工、管理及技術研發;
2. 綠色建筑、智能建造、裝配式技術應用;
3. 鄉村振興、城市更新等國家戰略項目實施;
4. 工程質量提升、安全生產創新。
評獎機構
主辦單位
中國地產華表獎組委會
中國日報網、中國日報網房產家居頻道
協辦單位
中國經濟報道(中經網·中經在線)
發現雜志社融媒體中心
支持單位
全國工商聯房地產商會
中國市長協會
中國企業家協會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
國商智庫
申報材料要求
基礎信息材料
填寫完整的《2024 建設工程科技創新人物獎申報登記表》(可從官方平臺下載標準模板);
個人身份證明復印件(身份證或護照);
學歷學位證書、專業技術職稱證書、執業資格證書復印件(需加蓋所在單位公章)。
業績證明材料
技術創新類:專利證書(需附成果轉化證明,如應用合同、企業效益報告)、科技成果鑒定證書、技術獲獎證書復印件;
工程實踐類:項目負責人任命文件、工程項目驗收報告、國家級優質工程獎項證書(如魯班獎、詹天佑獎等)復印件;
行業貢獻類:參與國家 / 行業標準制定的證明文件(如編制組成員名單、標準發布公告)、行業協會任職證明、人才培養成果材料(如團隊成員晉升 / 獲獎記錄);
社會責任類:民生工程參與證明(如項目合同、政府表彰文件)、公益活動捐贈憑證或參與記錄、綠色低碳項目評估報告;
影響力類:主流媒體報道截圖或剪報(需注明媒體名稱及發布時間)、行業論壇 / 學術會議演講邀請函及現場照片、行業影響力評價材料(如行業協會推薦信)。
其他材料
個人工作小結(1500 字以內,重點闡述在建筑工程領域的創新實踐、行業貢獻及未來規劃);
誠信承諾函(需本人簽字并加蓋所在單位公章,承諾申報材料真實有效,如有虛假愿承擔相應責任)。
材料要求
所有紙質材料需裝訂成冊(一式三份),復印件需注明 “與原件相符” 并加蓋單位公章;
電子版材料(含申報登記表、證明文件掃描件、工作小結等)需刻錄成光盤或通過官方指定郵箱提交,文件格式統一為 PDF 或 JPG(圖片分辨率不低于 300dpi);
申報材料截止日期為每年 10 月 31 日(以郵寄郵戳或郵件發送時間為準),逾期不予受理。
四、表彰與獎勵
1.榮譽授予:獲獎者將在“2024中國城市創新產業高峰論壇暨第十一屆中國地產華表獎”頒獎典禮上接受表彰,頒發“2024年度建設工程科技創新人物獎”獎杯及證書。
2.宣傳推廣:通過官方網站、行業媒體對獲獎者事跡進行專題專訪報道,制作《2024建設工程科技創新人物風采錄》,在行業內廣泛傳播。
3.政策支持:優先推薦獲獎者參與國家重大科研項目、行業標準制定,以及政府組織的國際交流活動。
五、監督機制
1. 誠信承諾:申報人需簽署誠信承諾書,對申報材料的真實性負責。如有弄虛作假行為,取消評選資格并追究相關責任。
2.專家回避:評審專家與候選人存在利益關系的,需主動回避,確保評審過程公正、公平。
3.社會監督:設立監督舉報郵箱和電話,接受社會各界對評選工作的監督。對違規行為,一經查實,嚴肅處理。
六、聯系方式
- 聯系電話:010-8888-8888
- 電子郵箱:constructionaward@163.com
- 聯系地址:北京市朝陽區華表大廈A座18層組委會
七、附則
1.解釋權:本評選辦法最終解釋權歸相關組委會所有。
2.修訂說明:組委會可根據行業發展和實際情況,對評選辦法進行修訂和完善。
中國地產華表獎組委會
2024年9月25日
(注:本公告最終解釋權歸相關組委會所有)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